继承井冈革命精神 开创吉艺党建新篇
——吉林艺术学院基层党支部书记井冈山学习侧记
地处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茨坪镇,坐落在崇山绿水间,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这个位于革命圣地的小镇于7月8号傍晚在细雨绵绵中迎来了一支斗志昂扬的学习队伍。这支风尘仆仆从2700余公里外赶来的29人的队伍由吉林艺术学院各基层支部的支部书记组成,领队是学院党委副书记恽鹏伟和组织部长苏兴军。
次日清晨,由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组织的开班仪式,让所有学员不禁深吸了几口气,这次学习不仅课程安排紧张,教学要求高,而且纪律严格,现场教学的很多场地都只能步行数公里,对体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学员们郑重地穿着红军服,接过厚厚的学员手册,开始了为期四天紧张的学习。培训班设有两场专题教学,分别是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龙富林院长《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在开班时为学员系统介绍井冈山斗争的几三阶段及井冈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另一场是结班仪式时,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贺庆明院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两位院长理论联系实际,语言丰富幽默,让学员们深入领会了井冈山斗争的历史,了解了井冈山精神,也以井冈山精神为切入点进一步领会了十九大精神。
在大井朱毛旧居、茅坪八角楼、龙江书院、会师广场、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旧址进行的现场教学,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自然条件的险峻为井冈山建立根据地设置了天然的屏障,斗争条件的艰辛铸就了井冈人坚定意志。在小井红军医院,了解到当年受伤的红军战士们没有消炎的药品,就用盐水,后来连盐水都没有了,就用清水,当年的11师师长张子清烈士,由于缺医少药,伤口溃烂,团里把从伙食中节省的一包食盐给他洗伤口,他却把这包盐留给了重伤员,自己终因伤重不治,牺牲时年仅28岁。还有伍若兰、曾志等巾帼英雄,在斗争中信仰坚定,对革命忠贞不屈,曾志烈士《生命熄灭的交待》表达一个共产主义者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在战争年代坚持信仰,克服万难,在和平年代清正廉洁,无私忘我的伟大精神。学员们每每深入了解这些烈士的革命历程,每每思及这些烈士的斗争经历,都是眼含热泪,心怀崇敬。
烈日下的挑粮小道,学员们只需要体验当年红军路程的三分之一,都已经气喘吁吁,汗湿衣背,年逾50岁的恽鹏伟书记克服身体不适参与了包括朱毛挑粮小道的步行体验在内的所有课程的学习,为学员们树立了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榜样。
无论是风雨中还是烈日下,学员们行走与驻足在红军生活过的土地、战斗过的土地、鲜血染红的土地,将井冈山精神汲取于自己的灵魂深处,在往返的客车上,文艺委员——新媒体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张萌组织学员唱红歌,拉近了各支部书记之间的心灵距离,将吉艺人的歌声织入了井冈山的密林修竹中,把吉艺人的崇敬融入了这片孕育了中国革命的血色大地。
7月11日下午与王佐、江志华、曾志等烈士后代座谈,王佐烈士于1930年被错杀,直接导致了井冈山斗争的失败,此后烈士家属就开始长达十余年的逃亡生涯,面对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委屈,遗属们也曾困惑与怀疑,全国解放后在毛泽东主席的坚持下,为王佐与袁文才烈士正名,追授为烈士,终究平抚了遗属家属的犹疑,坚信党、坚信革命最终的胜利。
江志华烈士是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的作者,江满凤作为他的孙女——一个普通的环卫工人 ,坚持传唱爷爷的歌,这首歌最终作为电视剧《井冈山》的主题曲之一,当电视剧剧组问及江满凤有什么要求时,当时生活尚不能温饱的她提出,把我爷爷的名字写上!这种不求利益,只有信仰的精神,让在场所有学员潸然泪下。后来江满凤自力更生,一边做环卫工作,一边为游客唱红歌,她的歌声传遍了小井村,传遍了龙潭红军洞,传到了习近平、李长春等领导有耳中,而她仍坚持做一名环卫工作,同时与家人一起创办了满凤酒楼,利用渐渐兴起的红色旅游资源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用自己的双手,而不是烈士家属的身份和政府的照顾实现脱贫致富,这种当代井冈人的精神更使学员们泪如泉涌。
曾志烈士是血雨腥风中幸存红军战士,她的一生曲折坎坷,第一个孩子石来发,一直在井冈山务农,她的曾孙子蔡军,在讲述过程中提及,他的父亲也曾向当时身为中组部副部长的曾志提及让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照顾,但是曾志同志没有答应,她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利为后代、为家人谋取过任何私利。她的《生命熄灭的交待》 “不开追悼会……不通知战友……不铺张……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部分埋在白云山……不搞仪式……”一字一句都重重地敲击在学员的心里,洗礼着学员的灵魂,让所有的学员再次泪流满面,无法自已。
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的声光电情景重现,用艺术的手法和现代传媒技术,具象生动地展现了井冈山斗争的经历,让人身临其境,体现出了井冈山革命教育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的特性,通过艺术作品本身的浸染力也激发了在场支部书记们的创作激情,第二组组长刘杨在结业谈话中也谈及于此,她说:一线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如何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党员和学生,是值得思考的长期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通过支部合作发挥学院优势,可以做一些红色主题原创,彰显吉艺人的文化自信。
重上井冈山的苏兴军部长刚刚完成组织部长学习班的学习,从杭州奔赴井冈与培训班会师,不辞辛苦马上投入到培训班的组织工作和学习中,很多学习课程对苏部长来说都是重新温习,但他仍坚持全程参与,在朱毛故居闷湿的现场教学中、在烈日的挑粮小道上、在蚊虫萦绕的野外都能见到苏部长坚毅的身影。学员们受两位领队的感染,也克服重重困难,无一言苦言累,无一掉队!
同样为在此次培训中承担组织工作的宣传部张晶同志和重走井冈路的组织部于春江同志,他们担当在前,服务在前,充分践行了吉艺精神和井冈精神。
原本艰苦的培训学习,在科学细致的安排下显得充实而紧张,四天的学习让学员们意犹未尽,于欢、刘杨、周生洪和张萌,在结班仪式上分别代表各组和班级进行了精彩真诚的讲话。
音乐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于欢既是这期培训班的班长,又是第一组的组长,他发言时表示:“血雨兴风已经成为过去,但井冈山精神已经永恒,我们将全面发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舞蹈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刘杨在发言中表示:“我们之前学的是历史是知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情怀是精神——是井冈精神,是文化内涵,丰盛的精神大餐。本次培训也验证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培训就要结束,但是思考没有结束,我们会把井冈山精神传递下去,这是我们的担当和我们的责任,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党组织的历史使命。”
食堂党支部书记周生洪在发言中总结出这次培训的三个关键词“一是重视,来自学院党委的重视,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的重视,每个学员发自内心的重视,第二个关键词是收获,第三个关键词是启发。井冈山之行是个起点,不仅在学也在做。返校后必定发挥井冈精神,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敢于担当,不忘初心、不愧党、不愧校、不愧心。”
本次培训班的文艺委员张萌,在总结发言时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这次学习的感受,立足学生支部的工作谈及如何将井冈精神更好地发扬和传承。
在结班仪式开始前恽鹏伟书记胃疾复发,仍然坚持完成专题教学的学习并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培训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组织严密、科学合理、周到细致,二是态度端正、学习认真、遵守纪律,三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四是团结和谐、互敬互助、彰显风貌。在谈及学员的收获时,恽书记在党性、道德、理论、作风、审美、情感、艺术修养等七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他强调指出本次培训是非常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目的、成果丰硕、得到了学员充分认可,并希望学员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铭记责任,传承井冈精神,缅怀先烈,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续写辉煌,希望大家化学习为动力,化知识为能力,化修养为潜力,化友谊为合力,化感悟为实力,做好各项工作。
受井冈山革命传统学院委托担任班主任的郭雅芳老师,组织并伴随学员们完成了全部的课程,得到全体学员的肯定和好评,恽书记在讲话中也多次对郭老师给予赞扬,她充分发扬了井冈山精神,细致全面地安排各个环节的学习,郭雅芳也对本期学习班表示肯定,她说“经过这次培训,大家更加深刻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实际内涵,进一步坚定了大家做好各项工作的信念,对未来美好的发展前途充满了信心,这次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安排大家赴井冈山集中强化党性教育就是要求大家更好地坚定信念,勇于胜利,学习好运用好井冈山精神,发挥好理论的最大推动作用,真正实现红色教育,学有所成学有所获,通过刚才学员代表的发言和带队领的讲话,感到我们这次联合办班的目的培训已经达成,这也实现了我们联合办班最初的共同愿望。”
7月13日,支部书记们带着井冈精神依依舍地踏入了返长的旅途——于欢、刘杨、周生洪、张萌、张蒙、赵大光、陈希文、郑金鹏、郭昱峰、金香、张文波、王志惠、太清华、李沐融、徐福平、张金亮、张萌、李姝、段佳秋、涂蓓、李影、赵国翔、张爽、赵哲斌、王军这些名字注定会抒写在井冈山的册部中,也注将会在吉艺的基层党建中传承好井冈精神!